4月16日消息,在同城货运赛道激战多年,货拉拉第五次叩响港交所的大门。
近日,货拉拉母公司“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”更新了招股书,第五次冲击港股IPO。在此之前,货拉拉分别于2023年3月28日、2023年9月28日、2024年4月2日和2024年10月2日申请在港交所上市。
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,2022年至2024年,货拉拉的营收分别为10.36亿美元、13.34亿美元、15.93亿美元,总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,复合年增长率为24%。
相对应的,同期内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-1210万美元、3.91亿美元、5亿美元,已连续两年保持盈利。
不过,亮眼的财务数据并未提振资本市场信心。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,货拉拉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降至2024年的650亿元,跌回2021年水平。市场对其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仍存疑虑。
招股书显示,货拉拉的营收主要来自三大板块,货运平台服务(51.7%)、多元化物流服务(33.1%)和增值服务(5.9%)。其中货运平台服务是货拉拉的核心业务。
该业务板块采用混合变现模式,收入主要来自司机会员费以及司机完成订单后,向他们收取佣金。也就是说,司机是最大的营收贡献者。但近年来货拉拉却深陷“压榨司机”的舆论风波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1至2023年三年间,货拉拉遭遇交通运输部约谈12次,指向的问题包括随意调整计价规则、多重收费、恶意压价竞争、抽成比例或会员费过高等。
最新招股书披露,货拉拉非会员佣金率已调降至15%,一级、二级、三级会员的会员月费分别调降至209元、499元和709元,对应佣金率为11%、8%和5%。
此外,货拉拉业务高度依赖国内市场,2024年90.7%的收入来自中国境内,境外收入仅占9.3%,海外业务拓展尚未有明显成效。
业内认为,尽管货拉拉的盈利能力持续优化,但围绕其国际化拓展、业务机构以及平台与司机之间的矛盾等问题,外界的质疑与争议一直都在。货拉拉能否在这次IPO中打破困局,仍有待时间检验。(周小白)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