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是孩子们快乐学习、幸福生活的地方。校园安全牵动着老师和家长们的心,每个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长们的共同期盼。
为了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,安徽明珠学校特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朱彩娣女生来校开展“防校园欺凌,共建文明校园”的安全知识讲座。
专家分析了什么是校园欺凌。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、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,它包括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:
1.身体欺凌
这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,是指肢体上的暴力,比如拳打脚踢、扇耳光、撕扯衣物等。除此之外,强夺财物、故意损毁他人物品也属于身体欺凌。
2.语言欺凌
语言欺凌指用言语对他人进行嘲笑、谩骂、起侮辱性绰号、诋毁等行为。语言欺凌是伤害孩子的一把锐利的“软刀子”,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,也更不容易被察觉。
3.社交欺凌
指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,如散播谣言、暴露他人隐私、损毁他人形象、孤立排挤他人等。
4.网络欺凌
指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的隐私、损害人格或名誉。而且因为网络的互联互通特性,使得欺凌事件的影响力比校园欺凌更大,对被欺凌的孩子影响也更深。
专家重点指出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
它会使人变得胆怯、畏缩、自卑、孤僻,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。也会使人变得敏感、猜疑、警惕,没有安全感。导致情绪抑郁,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。形成讨好型人格,做事蹑手蹑脚。会使学生学习困难,厌学逃学。因情绪紧张、焦虑,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,学习成绩不断下降,不愿上学。
专家指导同学们预防“校园欺凌”,应做到“三不”,即:不做受害者、不做欺凌者、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。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,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。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。与同学友好相处,宽容、理性、平和解决矛盾,不采用过激方式。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,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,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。在防欺凌的同时,不做欺凌者。故意殴打他人、暴力侮辱他人、暴力索取他人财物、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、强制侮辱罪、抢劫罪、故意伤害罪等。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。拒绝煽风点火,拒绝成为欺凌者的“帮凶”。拒绝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,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。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,帮助被欺凌者。及时向老师、家长报告,甚至报警。
通过此次防欺凌安全教育讲座,对学生、教师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,提高了我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校会更加积极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,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,预防校园欺凌,为学生成长护航!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